育儿资讯
高温来袭,如何预防孩子中暑?
作者:爱弥儿幼儿学苑 发布日期:2016-08-02 01:47 点击:1901
节气后,全国多地开启了“桑拿模式”, 在这个热浪来袭的时段,怎么能让孩子安然度夏呢?下面这份防中暑攻略,建议家长为孩子收藏吧!
● 孩子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未成熟,对环境气温变化适应性差,如果在日光下暴露的时间稍长一些,体温容易快速升高。
● 孩子的汗腺还不发达,体内的水分贮存也有限,散热不明显。
● 孩子的新陈代谢快,产出的热量高,如果周围环境温度超过体温,更容易促使体温上升。
● 体温达38℃以上,初期时出冷汗,皮肤湿冷,继而皮肤发红、发烫,并且干燥。
● 呼吸和脉搏加快,接着会显得很疲乏,甚至发生抽筋或昏迷。
● 出现恶心、头晕等症状,失去方向感,昏昏沉沉,对外界反应迟钝。
4.正在服药的孩子,比如服用抗组胺药、利尿药等,会影响人体机体体温调节能力;
5.有暑热病史的孩子,他们对高热适应和调节能力差,也是中暑的高危人群。
发现孩子中暑后,家长要立即带孩子脱离高温环境,将他们转移至通风、阴凉处休息。同时,降温方式要温和,避免骤降,如不要将中暑的孩子立刻抱进温度过低的空调房。
发现孩子有中暑征兆时,父母要立即帮孩子松开衣服,并用湿毛巾敷在孩子头部,或帮孩子擦拭全身,以达到降温目的。家长切忌直接用冰水或冰块使体温骤降,这会使孩子的皮肤血管极度收缩,皮肤血流明显减少而无法继续排热。
在孩子意识清醒的情况下,家长可以让孩子饮用适量淡盐水,以补充水分和盐分。如果孩子中暑症状不严重或已经基本恢复,家长可以为他们煮些绿豆粥、冬瓜汤等食物,或给他们吃些时令果蔬,以补充身体所需营养元素。
家长可以在他们的额头、太阳穴处涂抹清凉油、风油精,以提神醒脑,但是家长千万不要擅自给他们吃退热药或抗生素等药物,以免产生不良反应。
如果孩子出现中暑症状严重,出现精神萎靡、烦躁不安、惊厥、昏迷、抽搐等症状时,父母一定要立即送孩子去医院,接受医生治疗,以免延误病情。
大暑前后,温度较高,即使大汗淋漓也解不了困热,反而更容易中暑。家长尽量让孩子少出门、少活动,或者选择早晚温度较低的时候进行散步等强度适中的运动。
如果必须外出,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,如出门时给宝宝戴遮阳帽、涂抹防晒霜,准备好充足的水和十滴水、风油精等防暑药品;衣服的选择上,可以给宝宝穿宽松、吸热的浅色纯棉衣服,这类衣服吸热慢、散热快、穿着凉爽,不易中暑。
夏季孩子出汗多,盐分流失快,父母要帮孩子养成主动饮水的习惯。除了白开水,家长还可以给孩子喝些西瓜水、绿豆汤,吃些新鲜的水果、蔬菜以及莲子粥、冬瓜粥等消暑的食物。
有的父母看孩子怕热,就允许孩子狂吃冷饮降温,但是凉性食物会刺激肠胃粘膜,损伤孩子的脾胃,对身体无益。因此,家长最好不给孩子吃冷饮,也不要让孩子直接吃刚从冰箱拿出来的瓜果。
夏天昼长夜短,人体新陈代谢旺盛,消耗也大,所以容易感到疲劳。充足的睡眠,可以让孩子大脑和身体各个系统都得到放松,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。
家长要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,不同年龄的孩子除了夜间平均要睡9~10小时之外,3~6岁孩子还应每天午睡2~3小时;睡眠时,室内温度最好保持在23℃~28℃,不要让室内外温差太大,避免孩子脱离空调环境时出现不适。